手记之一:让传统美德拥有“时代特色” 传统孝道美德怎样拥有“时代特色”?简单的“生搬硬套”显然不能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。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,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土壤已悄然变化,在继承传统中做好传承与扬弃,在与时俱进中做好发展与创新,“孝文化”才能源远流长。不论是“当代二十四孝”的可亲、可敬、可学,各地孝道红黑榜“一票否决”的探索,还是写入孝道的村规民约、蓬勃发展的孝文化产业,不论是尊老志愿服务的“私人定制”、孝心儿女的“群众海选”,还是“教爸妈用微信”、带父母去旅游的时尚孝心表达,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孝”德新实践,都让孝道美德拥有了今天的“时代特色”,也是传统美德推陈出新的有益探索。 访谈中,专家认为,让孝敬美德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“文化基因”,通过与时俱进的转化,以孝敬切入,开展爱国、廉洁、社会公德、诚信、和谐和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教育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希望专家的系列解读、建议,能为相关部门探索更多让百姓喜闻乐见的“孝‘新’”实践,带来启迪。(张青玲) 手记之二:孝,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“助推剂” 无论你我,凡是有良心的人,都在也都要尽着孝。“孝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话题,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,百善孝为先,反哺与回报父母,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,是对父母本能的情感表达,也是最具“中国味”的“传家宝”,无论国人延续到哪一辈都不能丢弃。 但没有什么是经久不变的,世间万物若想长久,必须要“推陈出新”,“孝道”也如是。“古代二十四孝”中那些故事至今让人感动唏嘘并效仿之,但也有一些做法、形式在今天已不实用,近于愚孝。在与时俱进的今天,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土壤已悄然变化,为了让“孝文化”与时俱进、焕发新意,必须要推陈出新,也唯有创新,方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 孝道具有辐射的作用和外推的功能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“教以孝,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”,这种对他人的推己及人的爱,以及对社会伦理秩序的遵守,最终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,这是个体在社会中的道德自觉。“孝敬”教育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。孝父母与爱祖国是一脉同源的,家是最小国、国是千万家。孝敬父母与热爱祖国是殊途同归的,因为“父母之邦”即为祖国,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热烈的爱着自己的祖国。所以,孝道可以唤醒公民的道德自觉,弘扬孝道文化,是培育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“助推剂”,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(张慧磊) |
-
“晚清第一名臣”曾国藩曾经感慨地说:“读尽天下书,无非一孝字。”一个孝字,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总体特征,从一个孝字入手,也就可以认识、把握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。
-
从伦理文化视角来看,孝道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恒久课题,包含的合理因素很多,这也是我们在孝道推陈出新问题上应该持守的“文化自觉”和“文化自信”。
-
孝文化涵盖了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理论、法律制度、行为规范、民风民俗以及文学艺术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,可以概括为精神、制度、物质、行为四种形态。
-
今天,需要将孝敬的内涵进行创造性转化,在传承孝敬父母、珍惜生命的基础上,把继承父志转化为继承父辈振兴中华的大志。
-
传统孝道将某些孝子孝行加以神化,使一部分非理性的孝子对行孝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,做出“埋儿弃子”等愚孝行为。至于“尝粪忧心”、“割股疗亲”之类,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愚昧孝行,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,理应加以剔除。
-
我们不应再把孝道视作一种“治天下”的万能良方。从时代需要上看,孝道只有回归家庭伦理,才能获得新的生机,焕发新的活力。
-
传统孝道以子女绝对服从父母为前提,是条不合理的“单行道”。因此新孝道需要强调双方亲子平等,走“双行道”。
-
在孝道主体上,当代新孝道应该将政府和社会作为孝行的共同义务主体。对于政府而言,对老人“尽孝”首先是一种政治责任。对社会其他成员而言,对老人“尽孝”是一种社会责任。
-
孝道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,但是尊老敬幼并不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遗产。在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,许多国家和地区、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敬老养老方式。
-
孝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,弘扬孝道推陈出新,可以发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,如通过发展老年服务业、开发孝文化旅游、打造孝文化产业等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-
孝敬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。孝敬是爱国心的根源,爱国心不仅包括对故乡的情感,更包含着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祖先的崇拜。以孝敬切入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-
孝敬厚人伦、美教化、移风俗,是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内容。由孝敬父母到为人处世,孝贯穿了人的一生,囊括了一切合乎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。它既是一种文化风尚,更是一种人人均需付出实践的道德准则。
-
以仁爱为核心,孝敬的形式丰富多彩。在家庭里,孝敬是亲人之间的爱;在学校里,孝敬是师生间、同学间的爱;在社会上,孝敬就是大众间的互敬互爱;在国家层面上,孝敬就是忠于国家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。